万盛股份:乘势跨越,精彩蝶变


2022年,对浙江万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盛股份)来说,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万盛股份正式成为复兴系的一员。

1995年,是万盛股份的重要起点,彼时的万盛股份还叫临海市江南助剂厂;2010年公司进行股改;2014年,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功登陆A股。经过多年潜心发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迭代创新,万盛股份已成为全球磷系阻燃剂龙头企业。万盛股份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已步入壮年的万盛股份,经历了三次令人赞叹的进化,核心业务板块的厚积薄发,发展业务板块的沉稳拓展,战略业务的守正出奇。万盛股份在一次次创新中精彩蝶变。

 

加入复星系的生态家庭,万盛股份开始了马拉松后半程的加速度。“下半场”的开局之时,他们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理清了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路径。

 

今天,《元科技.生态》对话万盛股份研究院副院长李旭锋,从技术开始谈起,谈战略与边界,路径与坚持。


进化1.0:数十载深耕,核心业务从跟随到引领

李旭锋把万盛股份的技术演化进程拆解为跟随和引领两个阶段。

 

20年前,美国、德国、日本的阻燃技术遥遥领先,国内企业更多地在拼规模、拼市场份额。无论是新化学结构的设计,新产品的开发,还是产业化的工艺技术,都没有很好的基础和储备。

 

“万盛股份那个时候处在跟随阶段”,李旭锋坦言。很多时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反而是某种意义上的“捷径”。企业的成长也是如此,需要的是耐心,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

 

“这20年,是一个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我们在技术、营运、管理、生产等环节苦练内功,把差距一步一步缩短。从看重市场占有率到更加看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逐渐地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

 

阻燃剂的技术分类有磷系阻燃剂和溴系阻燃剂。近年来,一些溴系阻燃剂因为在燃烧时会产生强烈刺激性的溴化氢气体、浓烟、甚至是一些强烈致癌性物质而被禁止或限制。如今全球气候变化加快,节能降碳发展步调加速,安全监管要求不断升级,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倍受关注,万盛股份主营的磷系阻燃剂正在加速替代溴系阻燃剂。在这场关于“绿色”的竞赛中,万盛股份已经跑到队伍前列。

 

“作为磷系阻燃剂的龙头企业,今天的我们要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必须具备的基因,我们必须做原创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做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2019年底,公司成立研究院,倡导‘通过创新化学,发展新型材料,实现创新应用;通过创新化学,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发展理念”。

 

“引领”阶段,其实更像是万盛股份在表达它立足本行发展的雄心。基于工程塑料全球客户基础,万盛股份开发了阻燃剂新产品与复配组合,开发了基于客户“同心圆”的多种功能添加剂,形成针对聚合物应用的添加剂产品矩阵。

 

产量上,万盛股份2021年生产阻燃剂13.1万吨,同比增长 37%;销量上,2021年销售阻燃剂12.76万吨,同比增长33%;净利润,2021年同比增长109%。

 

这些便是万盛股份看得见的果实。如今,企业规模正在加速增长。谈到核心业务板块,李旭锋充满自信,“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国内很多高分子合成树脂的企业在继续大幅扩充产能,同时下游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不断被拓宽,人类对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提高到了新高度,我非常看好磷系阻燃剂未来的增长趋势。”

 

作为万盛股份的技术领军人,李旭锋关心的新方向很多,但我们会围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这两大发展主题。

 

 

进化2.0:发挥自身优势,布局日化材料领域

 

2020年,从供应链安全性考虑,万盛股份决定自己建厂保障原材料供应。“我本人也参与了新生产基地的选址。我们的原料除了黄磷,还需要大量的氯气,山东省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链都很发达,氯气资源和石化原材料都很丰富,把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到山东,不仅原材料供应能得到保障,而且产业链集中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目前,万盛股份正在山东潍坊建设年产55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2万吨原材料三氯氧磷,23万吨新材料阻燃剂及特种阻燃剂和2万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等新产能。为巩固磷系阻燃剂行业龙头的地位,万盛股份正在坚定实施上下游一体化深度发展的战略规划。

 

“我们对自身的定位是精细化工领域功能性化学品和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过去20多年,我们在磷化工领域完成了扎实的技术储备,并打造了一支擅长精益管理的经营团队。这几个关键词叠加的交集,就是要重点发展的赛道特色,这也是我们筛选新赛道的原则。”

 

“大起大落,不是万盛股份的风格,我们清楚自己的长处,所以不希望盲目的跟随和扩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走一步看三步,我们一贯的打法是,顺势而为、勤能生巧、底线思维、小步快调。”

 

“谈到新业务的布局,就一定要谈到我们的大股东——复星集团。融入到复星生态后,带来了内部的协同发展。”

 

借助复星版图的生态资源,结合自身优势,万盛股份优化了现有脂肪胺类产品及向下衍生季铵盐、氨基酸表活等表活类产品,积极布局生物基化学品,研发生物合成化学品,切入生物基材料大赛道,打造绿色生物板块。

 

“我们在山东潍坊规划实施了年产2万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项目,同时研发端将探索性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单个氨基酸合成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全新工艺,与传统化工方式生产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相比,更加低碳、环保,安全,对人体和大自然更亲和,并在提高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产品品质和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能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进化3.0:新能源车领域大显身手,切入锂电赛道

 

李旭锋回忆道,去年在公司高层内部有过一场持续数月的思辩,核心就是探讨公司下一步该如何走。

 

从外部看,国家和市场都呼唤着“硬科技”,万盛股份希望在关键核心材料的国产替代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从内部看,大量新兴的市场机会涌现,公司需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最终,管理层统一思想,明确了态度:公司的下半场发展应该是以追求高质量为目标的。

 

公司上下都认同“步入下半场”的理念,万盛股份在技术、商业积累上已有自己的独到优势。“我们自身在技术和商业上的特色优势,是可以借鉴到其他行业和客户上的。”李旭锋表示。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李旭锋提到的“优势”并不完全局限在技术上,同时也包括在市场品牌的认可和行业口碑的积累。工程塑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广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充电桩和充电枪、电子电路配件等均有采用工程塑料。基于在塑料行业多年的技术、商业积累,万盛股份顺理成章地关注到新能源汽车这个大热赛道。

 

新能源汽车会用到很多工程塑料,掌握着工程塑料阻燃剂的话语权,万盛股份开始思考如何切入产业的更深处。基于对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的深厚理解,结合自身的技术和团队优势,万盛股份股份正式切入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这个重要赛道。

 

“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确定性和巨大的增量空间,长而厚的赛道会催生出新的商业机遇,一个比改性塑料更大、附加值更高的市场。我们一直在讨论,应该如何参与这个行业的发展?”

 

最终的答案是,“我们不做红海竞争的电解液,还是做好具有高性能的功能性添加剂或化学品。”

 

锂电池的续航里程和易燃易爆问题,一直是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电解液添加剂作为电解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定向优化电解液性能,如电导率、倍率性能、过充保护等,以改善电池的高低温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可以说,添加剂体系影响到电解液的各方面性能。

 

万盛股份对关键功能性添加剂的研发应用,将助力电解液公司提升品质,成为终端动力电池性能和安全的关键保障之一。

 

 用李旭锋的话说,“过去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只涉及塑料外壳,现在是从外壳穿透到了内核。”

 

走近聆听万盛股份的故事,给人一个明显的感受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在奖励那些深扎一线、吃苦耐劳的公司。而像万盛股份这样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多。

 

万盛人的技术情怀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鹅》中说过:“历史和社会不会爬行,只会跳跃。”

 

我们与李旭锋的这场对话,除了聊到技术、市场、资本,也谈到疫情之下的市场冲击,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谈及风风雨雨的三年,李旭锋呈现出了淡定和信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焦虑。

 

“黑天鹅事件是难以预测的,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常态化,我们必须学会用平常心对待。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短期肯定有影响;但站在技术发展的角度,长期看是机会。这引发了我们的新思考,首先观念上要做转变,先学会适应,再应对挑战。外部环境没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做好研判,练好内功,在研发端要有前瞻性的布局,耐心等待时机的好转。”

 

复杂的外部环境,没有改变万盛人几乎与生俱来的战略耐心,还有对底层技术和经验积累的重视。

 

这些年来,万盛股份以技术为信仰的同时,也注重对技术人才的挖掘和支持。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研发中心和浙江省创新示范和试点企业,万盛股份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临海总部、江苏泰兴和上海张江成立了三个研发中心,研究院未来人才扩充的方向和来源将继续瞄准上海甚至海外,这也为万盛股份的技术跃升奠定了人才基础。

 

“我们企业的研发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与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核心研发团队共同探索,同频共振,深度合作。所以,我们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加强与学术界和产业下游客户的交流,甚至是下游的下游直到终端用户的交流。另外,新产品的开发、技术无人区的探索一定要打开国际视野,我们要站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站在终端客户的角度,站在价值创造的角度去思考和自省。我们与科思创、巴斯夫等国际巨头企业都有着广泛的联动和合作。”

 

李旭锋和他的研发团队,是一群有技术情怀的人。技术情怀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热爱和卓越。热爱是一种源动力,追求卓越是一种境界。正是这种技术情怀,躬身入局的万盛人对用户需求和体验有着深刻和敏锐的洞悉,能够从终端角度逆向思考产品的设计架构。

 

也正是由于持续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万盛股份的三次精彩蝶变,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产品覆盖了越来越多品类的功能性化学品,为各行各业的用户带来优质的体验和感受,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创造了美好生活,得到诸多信赖。

 

这信赖的背后,是来自时间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