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学习、创新、服务、奉献”的理念 做好“把脉、开方、纾困、赋能”


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新的春天,各项科技事业百花齐放。

1992年,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和服务科技发展,我国第一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自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以来,生产力促进工作得到了国务院和科技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肯定。目前,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与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社会创业就业以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为国家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4月6日,由宋健、李绪鄂等科技界老领导提议、原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决定、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全国性一级一类社会团体法人机构——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是由全国各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从事中小企业生产力促进工作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承担着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业务协调、考核、评价、表彰和服务工作;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咨询、培训、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等多项服务工作,是科技服务业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一面旗帜,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016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人事党建工作受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领导、资产由财政部管理、业务接受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指导。2017 年8月被民政部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评为2016年度全国38家3A级以上协会之一。2021年通过ISO9001认证。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成立以来,秉承“学习、创新、服务、奉献”的理念,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创新创业”为使命,坚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会员”,致力于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服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转型,在为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为生产力促进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政府建言献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创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始终秉承利他的原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把脉、开方、纾困、赋能,为企业做好服务是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责任,也是一直没有变也不会变的宗旨。”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推进新材料服务工作之际,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接受了DT新材料的专访。

材料对解决卡脖子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新材料发展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产业升级,是实现高端产品从研发到生产、装备的整体自主可控,以及面向新应用场景的产品升级。在这个周期长、短期回报难但又非常关键的领域中,如何找到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新材料领域的工作定位和方法论?又怎样在为企业服务中坚守初心?刘玉兰理事长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把脉

加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之前,刘玉兰长期在国家科技部有关司局工作,是中国科技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如今,刘玉兰觉得自己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提供的最大价值,就是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平台上发挥余热,把责任和使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困惑,除了对政策不了解,还有最致命的一点,脑袋一热就上项目,我特别担心这种做法,盲目投资风险太大。”刘玉兰理事长介绍到。企业上新项目就意味着投入甚至是贷款的开始,人云亦云不可行,看别人赚钱自己就想做更不行,切记拍脑袋。这个时候需要组织专家对项目做科学分析、客观研讨、专业论证、务实发展。专家掌握很多行业发展现状、趋势掌握、科技信息更多,也更加清楚哪些项目投资必定伤筋动骨,哪些项目取得成功概率较大。

刘玉兰对曾经参与过项目论证的一家宁波象山涂料公司记忆犹新。“几年前,环保概念没有这么热,这家企业当时经营很困难,对于自己是否要坚持产品的环保定位很纠结。组织专家论证后,大家觉得产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虽然短期困难,但前景应该是光明的。宁波象山涂料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听从了专家的分析和建议,坚持发展下来,现在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说,企业在关键时刻请专家把脉是非常有必要的。”

多年来,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博士服务团、院士专家服务站,通过顾问咨询、技术指导、模式设计、方法创新、资源介绍等方式为地方政府、科技型企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提供了大量的智库服务。今后,新材料工作团队也要把这项服务传承下去,把材料界的专家、学者资源整合起来,为材料企业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服务,解读最新科技动态、政策导向;组织专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及科技攻关等服务,帮助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制定技术研究、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的路线图。

开方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从诞生起,定位就是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无论大小,都面临一些共同课题,比如共性技术问题,产业链构建问题,生产效率提升问题,保障产品安全等。做好服务科技型企业,要先了解企业现阶段缺什么?缺人、缺钱还是缺技术?绝大多数的问题都集中在这三个点。

“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要学会做‘老中医’的望闻问切。”刘玉兰理事长说。望闻问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问”,了解到企业真正的痛点。

山东惠民县李庄镇是著名的绳网之乡,主打的产品从建筑安全、防尘网发展到防护、装饰、攀爬网等,成为中国最大的绳网产业基地。发展过程中,他们需要解决延长塑料绳网寿命、减缓老化等技术问题,苦于找不到对口的专家资源。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牵头引荐并促成了李庄镇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的陈鹏博士团队合作,帮助他们解决了技术难题。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21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了博士专家服务团,首批有22名博士挂职安徽岳西100个乡村“荣誉村主任”,通过技术支持、模式设计、方法创新、资源介绍等方式帮助乡村发展;协会和宿州市埇桥区的“博士专家进埇桥”合作项目,埇桥区25个乡镇和4个园区将各安排一名博士柔性挂职担任副(乡)镇长和副主任,并带动了一个产业进驻。

“将来,材料领域要借鉴这个经验,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有引进人才的需要,要启动柔性、精准的人才方案服务当地政府和企业。”

纾困

材料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材料领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产业生态,既有成熟的大型企业,也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如何提高产业链效率、完善配套能力从而拥有更持久的竞争力?如何解决产业链中的核心技术问题,避免被“卡脖子”?如何让产品更加安全、环境更加友好,符合可持续战略?…… 

“这些都是各种规模的材料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我期望未来的新材料工作团队要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通过多年努力,打造成了汇聚巨大资源的集成平台,要充分发挥平台资源蕴含出来的价值,为企业把脉、开方、纾困、赋能。

国家每年出台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企业很多都不会用或者用的不好。“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把国家政策的解读、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各级项目申报都融进去,让企业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政策。比如说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免税政策等,要把这些鼓励创新的政策及时导入到企业当中。

专家们既要“坐而论道”,也要“起而行之”。帮助企业判断技术是不是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知识产权保护怎么样?谁投资、怎么融资、怎么出产品、怎么让产业成型?我们要把更多的材料科学家、发明家、工匠、企业家、投资家有效的组织起来,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赋能

刘玉兰理事长在带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向前的路上一直强调:“只要找对路,就不会怕路远。”截止2020年底,列入国家统计的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为1186家,总资产374.5亿元,服务企业数量达到18.3万个,中心年度总服务收入23.3亿元,为企业增加销售额2295亿元,增加利税98.3亿元,为社会增加就业人数44.5万人。

更重要的是,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催化生成了一个真正的“热带雨林般”的资源平台,这让已近30岁的协会依然生机勃勃;伴随于此的,20多个分支机构先后成立,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发挥着行业导向、领域服务、产业促进等作用。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分支机构就像毛细血管,咨询诊断、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等服务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导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组织、人社部认证的创新创业咨询师培训更是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为企业在人才方面培训方面赋能。

不仅如此,刘玉兰理事长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探索。

“把好创意变成好产品、把好产品变成好品牌、把好品牌推向市场、让好品牌产生效益”,发掘贴近生活、惠及民生、面向需求、引导消费的好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激发创造活力、促进成果转化,展示中国品牌的目标,意义十分重大。2014年,刘玉兰理事长组织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推出了“中国好技术”征集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科技工作者、创造发明者、企业等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八年来,“中国好技术”已经收到全国各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企业推荐的2000多项技术,这些贴近民生的好技术,充分体现了各行业创新的活力和高手在民间的事实。让民间创新生态走向有序,让企业从中汲取生机,这个过程漫长,但如今花繁叶茂。

“新材料领域的团队发展成立后,要高高举起这面大旗,为全国材料行业做好服务。”这是刘玉兰理事长殷切的期望,也是未来的协会新材料领域的团队要坚守的服务之“魂”,要担好的社会之“责”。